四月,又是一年暖阳静待花开时,新冠疫情的肆虐却让人无暇欣赏身边的美景。有这样一群人,天还没亮,接货卸货、消毒验收、有条不紊;有这样一群人,夜色已深,消杀食堂、备餐供餐、任劳任怨……他们就是学校后勤战线的餐饮服务人员,他们以日夜兼程的繁忙劳碌,换来了每一个充实饱满的三餐时分;以坚守岗位的踏实奉献,保障了每一天餐饮供应的周全有序。
面对这场“战疫”,饮食服务中心闻令而动,全身心投入。从4月5日起,学校实行封闭管理,食堂积极响应,发布通知、开会部署、搬运床垫被褥、安排住宿地点……餐饮服务人员以食堂为家,全员坚守一线,肩负起保障13000多名在校师生一日三餐的艰巨任务,用最朴实的行动守护春暖花开,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。
以食堂为家,他们坚守一线筑“舌尖防线”
校园封闭后,饮食中心成为任务最紧急最艰巨的部门之一,仅接货卸货一项,每天早上要从7点忙到9点半,比平时多三倍的工作量。常规的消杀消毒、质检留样、卫生保洁、加工售卖等环节需要更加细致,保证食品安全。面对困难,食堂没有一人退缩,“我留在食堂,有事我上”成为最铿锵有力的话语;身兼“数职”,是每个饮食人最真实的写照。
饮食服务中心主任肖亮,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,接到校园封闭管理的通知后,他快速响应,理清工作思路、制定工作计划、调配食堂工作人员,既要操持师生的三餐供应,还要管理封校期间408名食堂及档口人员的饮食起居。没有床铺就打地铺,没有房间就睡在办公室,自校园封闭管理首日起,肖亮住进了办公室,这一住就是半个多月。早上不到5点就要起床,带头卸货、处理各种紧急难题,忍受着痛风复发疼痛,计步软件每天显示2万多步的运动状态,忙碌一天直到深夜11点才能休息。
一食堂经理杨柳,在食堂工作已超过十年,此次驻校工作期间,她两周没回家,与食堂员工、档口员工一起坚守岗位。作为女同志,杨柳不怕苦与累,食堂卸货冲在前面,每天统计上报人员健康信息、调整教工餐备餐数量、监管日常消杀是否到位、档口卫生是否达标……事无巨细奋战在食堂最前沿,繁忙的工作常常让她走得腿疼脚肿。二食堂经理张胜平,面对封校期间档口工作人员突发阑尾炎,四处奔走为工作人员协调药品。每天结束一天的工作,其他人员都已熟睡,他仍在巡查各个楼层的安全,检查完毕已是深夜十分。
舍小家顾大家,全力保障13000名师生用餐
此次校园封闭管理,共有408名食堂、档口、保洁人员克服各种困难留守食堂。特殊时期,饮食卫生安全尤为重要,为避免交叉感染,他们积极响应号召,集中安排在校内住宿,减少与外界接触,降低安全隐患。
食堂商户业主林延明,面对家中无人照看年幼孩子的困难,他毅然接受封校管理的工作安排,将年仅4岁的孩子接到食堂,白天他只能在大厅自娱自乐,看着爸妈在后厨忙碌,晚上才能和爸爸妈妈团聚在一起;还有一些年长的保洁员,克服大厅住宿人员嘈杂、晚间寒凉等艰苦条件,早起晚睡,每天对近千张餐桌进行保洁、消毒,只为完成校园封闭的餐饮保障任务。
每天凌晨1点钟,一食堂中快餐饮公司的早餐师傅们准时起床,通过晨检测温、工衣防护、消毒洗手、岗前检查等程序后,开始紧张忙碌,他们要在6点40之前,备好足量的早餐。早上7点,各式早点新鲜出炉,摆上售卖窗口。后厨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,保洁员麻利地收拾厨具、清洁操作间,打荷员开始洗菜、切配,准备中餐食材。中午11点,同学们陆续进入食堂用餐。12点40左右,后厨工作人员吃完午饭,开始清洗厨具、清洁地面卫生、擦拭保温台,顾不及休息,又得马上投入到紧张的晚餐准备工作中。
为让每位同学在校园封闭期间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温暖,满足学生多口味需求,食堂开设了校园夜宵,相继推出烧烤类、鸭货类、烘焙类、蒸煮类等100多种小食,并在食堂门口准备了免费姜枣茶、免费汤等,为学生在这乍暖还寒的4月里送去一份温暖。
视食堂如“战场”,齐心打赢保供硬仗
“60后”宋长青主要负责食堂采购,他的工作本上清晰记录着每天所需的食材用量。学校封闭管理,每天的原材料采购有增无减,送货需要到南门去接车,卸货全是食堂员工负责。每天食堂74个档口、2万余斤原材料的清毒、卸货及搬运工作就落到食堂及档口员工身上,仅此一项工作每天上午就需近三个小时。年近花甲的他不顾脚崴伤的疼痛,每天穿梭在一线,为年轻人带头做表率。
“每个环节环环相扣,必须争分夺秒,丝毫不敢懈怠。”封闭管理期间食堂没有一人退缩,大家始终齐心协力保供应,不分内外、见事就做,白案师傅忙不过来,红案师傅就来支援;采购物资到货,帮厨们就一袋一袋自己搬卸。
草木蔓发、春山可望,风传花信、雨濯春晨。守土有责、守土尽责,做好全方位的饮食服务是后勤战线的职责使命;四季风味飘香的三餐里,总是体现着餐饮服务人员的责任与担当。